之前也有數次到潮匯館吃飯的經驗, 初去時感覺不錯, 食物的做功不差。但當你多去幾次的話, 發覺菜式選擇並不多, 而且同一味菜的水平有每下愈況的跡象。今次只記錄其中一次我在夏天時的簡單感覺。
不時不食, 不鮮不食, 潮州菜講的也是鮮。夏天時份, 薄殼當造, 點了一個金不換炒薄殼, 佐佐啤酒, 不錯。從少就喜愛金不換香味, 小時到老趙吃生牛肉湯粉總得加上它。有人不喜歡這個如"牙膏"一樣的味道, 我卻喜歡它夠清涼, 口中爽爽。金不換跟薄殼是完美絕配, 可惜一年只見兩個月, 只是比牛郎織女好一點點。不過只是這兩個月薄殼才會有這樣的肥厚, 不然太瘦弱根本吃之無肉。
生醃螄蚶也是鮮, 潮式生醃芫荽, 醋, 酒, 魚露, 糖等用料來吊出螄蚶的鮮味。這裡的螄蚶已幫你剖開半殼, 但吃下, 手也會沾上紅色的汁。如果平時只在白水拖拖的螄蚶未開殼的話, 會有機會吃到一手鮮血的樣子。潮州菜而言我很喜歡吃螄蚶, 因為鮮而香, 不可以太熟, 不然肉不滑反韌。第一次來這樣都會吃這味, 覺得好吃而偏鹹一點; 再來覺得螄蚶醃料開始有點喧賓奪主, 螄蚶亦沒之前的大粒, 鮮味漸漸消失但價錢一點都不便宜。
芋蓉香酥鴨, 這個是不錯。芋蓉香而滑, 還有少許糯口, 似是用潮州大大個的那種芋頭, 粉得來鬆化香口。香酥將鴨件去骨拍平炸件, 然後加上芋蓉芋鬆形成香酥皮。鬆化程度一流, 感覺像芋頭酥餅加上香脆的鴨件, 脆口油香兼鬆軟。不過芋頭相對比較膩, 吃多件會飽肚, 不能試吃其他菜, 如人少敬希考慮考慮。如果多人的話, 少吃多滋味。
整體來說餐廳的食物還是可以的, 不過似乎有點點水準/用料下降的勢頭, 而且性價比亦偏向貴。不過餐廳有一班長期熟客支持, 應該不愁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