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天星期日早起無事幹, 而且又可出街行行, 當然不會錯過睇平價電影的機會。十一點前的早場, 實收$25一張飛, 是連吃早餐也不能這麼便宜。我今日才知道原來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喜歡電影的, 因為$25的早場幾乎座無虛席。我比開場早五分鐘到, 已只可選銀幕前第三行的最邊位而已, 可知他們一早便買了票。
看完戲出來, 一個人踱踱街上, 看到那邊標榜台式肉燥飯專門店, 便過去望望。老實說, 平時在屯門的時間不多, 要不是長達十年以上的老鋪的話, 它的更替我是不得而知的。可是, 當我在看外面餐牌的時候, 卻不停聽到街坊說: "噢! 這裡開了一家新東西!"。當時有點餓, 於是便入內試試虛實。


先吃旁邊有營養但很礙事的椰菜, 不過它比一般所謂"大碗飯"放有的椰菜都來得乾水, 不然水浸般令味道變淡。這個乾水而脆, 大碗飯中已算處理不錯。
炸墨魚餅, 是普通不過的供應商已做好交來的貨色, 餐廳只要稍一加工, 便可賣。這樣的墨魚餅當然不應考究是否又爽口又彈牙而有鮮味, 這些形容詞套不了上去。還是一句: "算吧!"
串燒, 是雞肉來的, 也許是雞柳, 其實都是一串串已加工好交來的。不過"串燒"這字用錯了, 應叫"串炸", 因為每兩串東西是用油輕炸的, 可能曾經都有燒這個步驟, 但一點燒味都沒有。無論如何, 總得說說味道, 老實說, 味道不算差, 雞肉淋而軟, 雞件外面轉角位置往往脆口。而且在不用醬汁的情況下也有少許甜味, 算是可以的了。
至於肉燥飯, 肉燥用的是免治碎肉, 基本上全瘦, 茨汁濃稠, 高密度令它對飯的滲透性低。所以當將肉燥與飯拉入口時, 肉燥與飯的融合性很低。如是一個好的肉燥飯, 用上的肉肥瘦比例要均勻, 瘦肉打碎, 肥肉切成小丁方, 烹調時等肥肉的油份溶入瘦肉之中, 使瘦肉有肉感而甘香, 肥肉化口, 蓋在少許偏乾的飯上, 回味無窮! 不過這個肉燥的味道雖然茨稠肉瘦, 甘味不足, 但調味還是可以, 可只是帶了點突出來的甜味, 相信落糖也不少。
另外一提是白飯, 香飯煲得太軟, 水份過多, 而且打飯時未有完全打鬆, 使飯身出現一舊舊的情況, 這亦是令肉燥未能融入飯中的原因之一。

作為街坊食肆, 我沒有過分的要求。$32一餐, 一碗大碗飯, 一個飲品, 已今時今日的消費指標, 算是合格。可是這店說到好像大規模連鎖一樣的肉燥飯專門店, 我只看到這裡是專門只提供肉燥飯, 而看不到肉燥飯專門在哪裡? 如有一日連鎖開遍全香港的話, 希望這個問題不要忘記解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