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 韓國風吹得甚行, 韓星歌曲, 韓劇, 韓文, 而韓式便餐更是成行成市。傳統韓餐燒烤, 一般索價數百元一主菜, 但是前菜卻放滿一席, 這樣的處理使餐飲欠缺靈活性, 而且少如一二人也需花上數百元一餐, 所以甚少列入選擇之中。可是韓式便餐卻打破了這一定局, 數十近百元的一個飯麵或烤肉, 只送上一小堆泡菜, 感覺年青不土, 輕易來簡便去。 這樣的模式, 甚得三兩知己聚會的條件, 也合一個人的工作簡餐模式, 所以最近多的如是。而在尖沙咀這條舊韓國街更開始轉化出另一種東西來, 然而這些店卻專為賣出韓式地道小食, 如泡菜餅, 炒年糕等的食物為主, 刀仔鋸出大樹來。
韓式炒年糕, 是一個常見的韓式食品。老實說, 這店味道不怎麼樣的, 年糕本來煙韌無味, 除一口口的米香味, 靠的全是醬汁使然。汁醬方面, 如泡菜味道的韓式辣醬主導, 蒜頭, 面豉, 芝麻及以京蔥作配料。可是味道離不開鹹的感覺, 嗆喉味道亦高, 故味精使重或鹽糖含量高。而這些小食店為簡化操作功夫, 將膠碟套上膠袋, 進可攻退可守。吃畢, 膠袋丟掉, 再套一個新的, 不用有人洗碗。吃不下, 要打包, 將膠袋一反便是, 方便快捷, 而且原汁原味。
韓式海鮮湯麵, 其實只是一個韓國辛辣麵加上芽菜及一兩件八爪魚, 兩粒青口, 一隻有點霉的蝦便完成。不過索價近HK$50是有點難以置信, 餐牌上另一個是韓式芝士麵, 根本就是完完整整的一個現成麵, 索價HK$30左右。 屈指一算, 他們賣一個麵等於我們零售買回來一整包!! 懶理你是否做得比我或別人好, 反正我是不會點。除價錢去, 麵條是即食的; 所謂的"海鮮"也只是雪得死實實後解涼而來的, 當然無人要求HK$50多元的湯麵會有新鮮海鮮, 但最少也可多加處理一下, 令質感不會死硬的可憐。算了吧! 還是慨嘆香港鋪租實在貴得令即食麵也要叫價HK$30吧!
總括而言, 我認為這家所謂的小食店並不怎麼樣。懶理它是否什麼電視臺推介或心水食店, 我就覺得它索價與功夫不成正比。就連屋邨以中小學生為目標的炸物撈麵大嬸店也比這裡多作功夫, 最少她們買來現成炸物即炸, 即食撈麵只索價HK$10左右。我想, 店舖要做出特色, 真的不下些苦功不可, 即使做即食也要做到與眾不同才可受人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