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要有宴會舉行, 送賀一位前輩。前輩年紀不輕, 近年主動減退工作, 提早讓年青人接捧, 令事情處理來得更有活力。為答謝以往貢獻, 其中友人安排在此飽餐一頓。
簡介一下, 這餐廳其實是其集團的訓練餐廳, 樓上有多家會議室及培訓室, 安排員工訓練工作。大樓內亦擺有集團的發展歷史, 為一眾好奇心強如我等的人了解一下餐廳集團的來龍去脈。再者, 大樓上面也有一個裝潢美觀而且內涵豐富的藏酒酒窖, 懶理別人以為中式酒樓必無靚酒的謬誤。
晚宴菜式由友人安排, 而我, 只是有份抬轎的座上之客。但老實說, 來到火炭地區找食既然不易, 但要覓得有信心的更加難得。今次朋友在前, 好讓我試試這裡的水準。
中國人吃飯常有湯水, 南方人先湯後飯, 北方人則先餸後羹。這個原盅燉海中寶, 清鮮輕巧, 鹹中有鮮甜。而且用料亦足, 雞腳, 花膠, 螺頭, 海參, 杞子等。湯底清晰見底, 肉碎雜質少, 燉的火喉時間都夠, 令海中寶味道融入湯身。配料中就以螺頭的甜味最令我高興, 杞子也算可以。
金蒜銀絲蒸生元貝皇, 個人認為如果蒸新鮮扇貝的話, 不用太多的調味, 只要扇貝鮮味, 也可吃得津津有味。當然, 一般酒樓都會安排用蒜蓉粉絲蒸, 而這裡也不例外。不過特別之處在於用上金蒜, 蒸蓉炸得香口, 惹味感覺挑釁, 而且金蒜比生蒜淡味及脆口, 口中多之零星脆口感覺。這元具肉身夠厚, 口感甚佳, 惹味香口亦甚易取悅人們。可是有一問題, 這亦是中式酒樓的老問題便是"嗆喉作料"過了鮮味。當然, 餐廳未必有意識的用上這個, 但是不經不覺在其他的調味料中加入了, 結果反倒幫不了事。
生剁大龍躉兩食: 第一道, 無尖米浸頭腩。無尖米顏色似紫米, 長窄身型如印度米, 吃下味道粗身硬朗像糙米口感。不過越吃越有味, 相信健康指數亦高。上湯浸泡, 帶出絲絲甜味, 加上芽蔥, 芫荽, 甚有鮮香。魚腩厚肉不腥, 軟身口感中帶有肉質彈性。而重點在於魚皮的水晶組織, 彈存中有膠口感覺, 不錯。
生剁大龍躉兩食: 第二道, 流沙焗躉球。大龍躉起球, 原本並不是什麼少見的事, 但一般都是用炒球回玻璃茨汁。可是這一個卻是先走油成形, 然後燴上鹹蛋黃。值得一讚的不是創意, 而是鹹蛋黃衣的調味, 因為一般情況, 尤其加熱之後, 水份收乾, 往往也會太過鹹, 而且這個卻是剛好, 而且金衣上色甚完整。雖然外層惹味, 但亦不失內在龍躉肉身彈性, 唯魚皮口感沒有給發揮。
莎當妮白酒煮新鮮青口。老實說, 新鮮青口用料不算差, 可是亦不覺特別好。而酒煮蜆貝類都是常見現象, 只是用上的莎當妮白酒沒有顯出了味道吧! 酒還是酒, 都是用來辟味的, 何必強調莎當妮呢?!
鮮茄焗原隻鮑魚, 絕對無錯。來時的鮮茄已給割去了一頭, 絕對不是原隻; 而鮑魚卻一絲不拘的藏在蕃茄入面, 絕對是原隻, 無虛假。鮑魚藏於已挖空的蕃茄內, 加上芝士粉同焗。蕃茄外面稍有縐皮, 但內裡茄肉依然鮮香軟滑, 蕃茄汁更滲到了鮑魚之中。雖然吃鮑魚沒有濃濃的蕃茄味, 但外層沾上蕃茄蓉卻吃得甚有風味。芝士增加了口中稔綿的感覺和外面脆香的效果。
金菇肥牛卷配蒜芝士包, 金菇肥牛卷都是平常簡單味道, 不過肥牛用上的是本地牛肉片。入口比較鬆軟, 而且肥膏與瘦肉混和, 使吃下去沒有卡住的感覺。而汁醬卻用得惹味, 令味濃的肥牛多一分色彩。蒜蓉芝士焗包又是多一個惹味的東西, 我就喜歡將烘脆的包沾上汁醬同吃, 兩者甚匹配。
蟲草花浸豆苗, 豆苗向來清淡。而春節時間亦差不多過造, 菜雖不老, 但不如冬時嫩滑。蟲草花其實本身味濃而獨特, 泡水喝的話有特別的青澀泥味。不過同浸豆苗, 蟲草花味道流失了, 但亦帶不進菜中。
荷香海鮮焗飯, 其實一路食來, 菜式有創新有依舊, 雖不能碟碟叫好, 但絕不算差。可是這個飯則是全晚最失望的, 飯身太濕, 荷香味道沒有, 飯淋而黏口, 失敗。我想現在大概的單尾都沒一連鎖中式酒樓會用心的煮吧。
其實還有一個甜品, 原個椰皇燉燕窩。可是飯到中門, 酒亦過三巡, 忘了拍照。不過原個的椰皇相信大家也可想像得到, 而有趣的是燕窩沒有放入椰皇之中, 而是放在一旁讓你一匙一匙的放進口裡, 然後將用椰皇燉好的奶白糖水灌進口中。這樣, 燕窩份量貨真價實, 糖水多少可隨心喜好。
整體來說, 這餐廳的表現真的不算差, 而且比起他們正規的餐廳之中多了一份細心定人氣。雖然有時侍應好像有點慌慌張張, 而且上菜次序打得很亂, 但是整體感覺良好。而原來餐廳平時只作會員制, 只招待已入會的會員, 會費HK$100, 然而會員現已停止接受登記, 所以閒時來吃都算挺舒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