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正因這一個決定, 我認為我明智地選擇對了!! 因為在這之後, 發出了兩個狀態。一, 突然一陣一行二三十人的人群, 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店前, 由本來一條小貓三兩的人龍, 變成了一條不知名的長巨龍。心想已預定到別家的打算, 不吃白不吃!! 二, 突然聽到"啪啪"的幾聲, 在未夠三十秒的時間之內, 突然下起了如將車子也沖掉的傾盆大雨。 整條巨人龍也給嚇呆了, 於是開傘的開傘, 慌忙避雨的死守在簷篷底下, 一動不動。我卻靈巧的呆在車上聽雨聲, 身子沒一點能濕。
打兩通電話, 打量數遍電郵檔案, 等到雨下得沒怎麼樣, 人龍漸漸如貫入內, 才不慌不忙地竄進餐廳一人座位。但由於之前數十人才剛點菜, 收不敷之的人手力量, 一場毫雨的洗禮, 加上舉棋不定的多心人士, 令我們等待點菜的時間, 由原來的5分鐘, 變成了二十分鐘, 相當不靠譜!! 另外, 因這滂沱大雨, 令鋪面外的射燈短路跳掣, 可是店員依然不理事情的危重, 繼續打弄電掣, 做到火光四起, 險象重重。不過最後依然安然能吃下一個麵, 萬幸。
這裡的餐牌, 十分靈活, 基本上大家都是以一個蝦籽竹昇撈麵為基, 然後再加其他餸。牛筋牛腩, 雲吞水餃等, (其實那堆心猿意馬的人們就是為了加多一個什麼餸而朝令夕改, 十分惱人!!) 每個加餸都用小碗分開上, 以免濕潤的食物湯會令麵條欠乾身。

招牌的蝦籽竹昇麵, 麵身拖得乾水, 有一種爽的感覺。可是與在澳門小街上平均的生麵質素相比, 這個只屬中等級數。麵身雖爽, 但彈力不足, 欠缺竹昇麵那種生龍活虎的口中躍勁。沒有鹼水味, 可是蛋味略有不足, 水煮時間掌握一般, 麵條未見連翻叫好的功架。至於蝦籽, 海洋鹹鮮香味道隱隱滲出, 可是蝦籽沒有誘惑的脆口質感, 沒有如一粒粒卜卜生脆的海洋鮮味總匯。整體來說, 這個蝦籽撈麵就是少了一種讓人不吃不可的勁吧!!
總結各方面的感覺, 我認為要成為一所頂尖的竹昇麵家絕不是易事。難在香港沒有給予有心人空間, 難在香港沒有給予有心人時間, 難在香港沒有給予有心人改錯的機會。他的麵有好, 有不好; 最多都可能只是肯將各樣用料分開上盤, 以免互相影響; 又可能是因為加餸的銀碼不多, 倒不如算是一個加餸的車仔麵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