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完一個活動, 到太子匯合親愛的友人。他們正坐在義順等我, 這家由澳門出名後來香港的名店, 著名的當然是燉蛋燉奶。自我覺得還是澳門的比較好吃, 不過相信隨著自由行的到來, 澳門本土人也不選擇義順了, 逐漸變成了遊客店。
而我這次來跟他們匯合, 原本並不肚餓, 但見外面傾盆大雨, 心中便只有鄺美雲的"再坐一會"吧! 然後靜靜在餐牌上打量, 看到餐廳供應牛油咖央多士, 便心生好奇, 點了一客。
咖央乃馬來西亞作料, 用椰醬, 雞蛋, 糖等攪拌而成的醬料, 作用有如西方的果占一樣。在香港居住的舊式南洋人不少, 要做一口好的南洋味道以前不難, 但就是吃來吃去也吃不回以前一口好吃的油央多士。我心中的也許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源源", 以前就在永合隆隔離的一家永遠座無虛席的冰室, 消失了最少十五年的傳奇餐廳, 至今那個油央多依然無可取締。
這個油央多, 首要牛油不足, 香味與厚重口感已不足。咖央醬甜香平衡, 但就是薄薄的一層, 口味弱。多士烘得不可以, 但是因為質地較厚, 多士烘得不脆, 而且加入油央之後, 多士變得更淋, 是個失敗之作。
對於油央多, 我願意再坐一會, 等待真正如"源源"一般的好油央多在香港出現。如有心人知道有些一店, 歡迎提供資料, 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