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企親人身體不適, 可是回來後繁重的工作與排程, 忙得不可開交。只有星期日都醫院探望, 可是醫院探病時間有限, 沒能長候多聊, 只好靜靜的與親戚家屬離開。剩下的就只有在很久沒到過的市中心商場逛逛。見商場人山人海, 有學生, 親子組合, 老人家, 自由行及一些不知幹嘛的游離人士在商場徘徊, 簡單令商場通道逼得水洩不通。我這刻才知道原來商場是一個考眼光, 練耐性的好地方, 只怪自己修為未夠。
見平時也不屑一顧的餐廳也排長龍到不可理解, 才知經濟好景不是假象。我這個經濟大淡友, 而又懶做羊群的人, 終於花上一大個小時才可找到家似似樣樣的餐廳期待一番。
結果來到了這樣, 之前也聽家人講過這樣。不是走著高級格調的的高質素餐廳, 只是索價數十元一個餐的街坊食肆而已。對於這個, 基本上本已無求, 可是就吃得意想不到的開心。
兩個人點了兩個餐, 附有餐湯一碗, 兩款各要一碗。紅湯是蕃茄雜菜湯, 味道淡而質感輕, 只有零碎的雜菜。加上少許茄膏做色, 辣味作引, 依然好不了什麼樣子。然而白湯方面, 來的是一個忌廉湯, 同樣湯身質感輕, 不見突出, 亦沒有什麽粟米, 青豆之類作料。只見湯中有些相信是用攪拌機打碎的紅蘿蔔和薑。味道簡單而口感稀。
縱然前面的湯吸引不了我, 但看見四周的食客主菜上桌, 觀其賣相也值得期待一下。等了不多久, 咖喱飯就上桌了, 我要的就是這個咖哩羊肉飯。就是一個樸實的名字, 但其實內容不簡單。沒有椰汁椰奶, 咖哩粉及紅辣油不多, 不是馬來亞式咖哩。可是一般街坊碟頭最多才不過是一些港式吧。可是這裡做的卻是香料味重的巴基斯坦咖哩之類。但不知是否要迎合街坊口味, 所以巴式中還是多了些汁醬較稀較好的港式咖哩進去。一口入去, 洋蔥乾蔥月季葉等味道完整反射。黃薑, 咖哩, 辣椒三粉平衡, 不錯; 配入飯中是一個實在美味。
雖說是改加些港式口味進去, 而且餐牌說是咖哩羊肉, 但其實用上的是南亞裔人們擅長烹調的羊小排。排肉細小而軟稔, 沒有羶味, 嫩滑可口。而且餐廳一支支骨切開, 基本上用手拿著骨吃, 一口沾上咖哩汁, 是何等的風味。不過餐廳還是可將羊小排烹調得再淋一些會更好, 因為近骨位置也許會比較韌一些。
而親愛的友人就點上了一個香煎豬扒拼黑椒香腸黑椒汁。豬扒厚大, 煎時火候控制不錯, 外層甘脆而有焦香。豬扒軟稔, 瘦肉亦算鬆化, 沒有梳打粉處理過的痕跡, 是塊好用料。而且用上豬扒頭去骨, 這個間肥部分香煎後惹味脆口更覺動人。香腸是再製食材, 都是現成購回的料大於實際的功夫, 不過卻肯用上來貨價貴一點的脆皮黑椒腸, 感覺甚有誠意。事實上, 在街坊式數十元一餐的食肆中能用上這些實是難得, 就算收費比它更貴, 格調更高檔的餐廳也都用上普通的雞肉腸了事。在這, 我看出了不一樣。
不過我不認為單單一條香腸就武斷地覺得它的好, 而是連配菜也可不一樣。雖然親愛的選擇的伴碟是薯菜, 而且薯角炸得過了點火候, 令薯角過硬而有點空心。可是, 看到隔旁鄰桌的食客選擇意粉的話, 他們用上的是口感更好的扁意粉, 而且拖水足夠, 有別於一般的3號粗幼意粉, 口中質感與飽滿度更好。
整體來說, 我對這餐廳的用料, 誠意與收費絕對是無容置疑的。再者, 一些街坊式的處理與規格, 相信便沒有更多的要求了。唯餐廳可想想在餐湯等配套上或是服務的欣切度上考慮一下怎樣提升, 希望進來的客人不單止覺得你是一家街坊食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