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在懷舊的詩意, 亦沒有對舊物的嘆息, 我只知道那天工作過後已到半夜, 身心俱疲, 不想有異動。近來吃的粉麵多, 不想多吃。飯類太乾太飽, 不宜睡前填肚。自感心中空虛大於肚子, 而碰巧走到了這樣的一個新開的小吃店, 便來試試什麼的一個十八座。
從名字上面看, 我想十八座對其並無什麼意思的, 純粹讓人聯想起屋邨吧。老實說, 屋村的街檔玩意真的很多, 能說的, 都有在吃。其中狗仔粉等類型也屢見不鮮。
狗仔粉又名粉仔, 是由一些粉團麵條加上湯而成的。也許粉團條粉不必多提, 因現在大部分的都是現成用料。然而湯的味道才可是檔口可取的地方。此檔用上火鴨湯作為基礎, 運用其他骨熬製, 及後再加上冬菇, 蝦米及少量的油渣粒。湯身甚稠而膠口, 帶有些許鮮味。口感上, 粉仔質感可以, 不會過淋似糊, 而且入口條條分明。當中夾雜滑而彈的冬菇絲, 與點點蝦米鮮味。然而最好的就是偶爾吃到炸香的油渣粒, 整體感覺不錯。
然而好味的背後也需有一些名不經傳的配角支持著, 而這碗狗仔粉就是有這些辣菜甫從旁牽引著。粉東強調該砵為勁辣菜甫, 但可能個人受辣能力高一些, 所以不太覺得特別辣。不過辣椒香味卻是十分好, 菜甫亦爽口有嚼勁, 入湯之中, 香味散入湯中, 感覺更好。
另一所謂勁辣作品, 勁辣魚旦。不知是否工作過累而已無感覺, 這個真是跟勁辣水平差得甚遠。不過魚旦卻是用上韌性較高, 味道較濃, 而且來貨較貴的蠔油魚旦。入 口的可口感覺都比其他種類的魚旦要好一些, 然而汁妯上雖不算辣, 但整體口味不錯。
總括來說, 這小吃粉檔的味道都算不錯, 食物特色講不上, 但就是有種從前街頭的味道。只是唯一保留就是收費。一個車仔檔作料的東西, 一入鋪, 一個粉仔收費HK$19, 魚旦一份HK$10。令上近HK$30依然吃不飽, 而且還沒有飲品, 心想還是吃個米線比較實際一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