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 就承上篇在營地大地, 關門正街交界的分岔路前, 吃著那個濃香口味的羊腩煲。就在其斜對面, 看到在香港已沒多少的油器炸爐, 心下甚感興趣。
走到爐前方才見到餐廳名叫杜榮記, 吃是有粥品, 炒粉麵, 豬扒飽等多樣食品。
可是, 看到這樣的炸爐, 還要放在路邊上的, 感覺極懷舊。見店員一批一批的將油條炸起, 心中甚喜。然後突然心有一計, 要了一個牛脷酥, 條油條外賣。
外賣幹嘛?! 拿回去伴著羊腩煲的湯汁同吃吧! 我這次真的連汁都撈埋。
一條油條, 鹹的, 外層脆口, 中間虛空。口中沒有太多油味, 亦不會如太乾的油條般脆到發硬。只覺外面金黃, 剛成形, 內裡是軟的。吸入羊腩煲湯汁, 口中濃香, 但覺有點鹹, 感覺仍可。
而牛脷酥, 甜的, 外層脆口略硬, 內裡有點粉。口中充滿麵粉團的質感與味道, 比油條厚一點, 但是感覺未算佳。雖然其甜乳香, 加上厚身質感, 配襯羊腩湯汁感覺平衡一點, 但其粉團口感確是有點膩和拖泥帶水的感覺。
無論如何, 這個油器爐的確吸引到我, 油器也很久沒有吃過。不過這兩樣都只是配襯品, 下次還是有機會老老實實的入去吃一下, 了解一下餐廳的食物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