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總是給人感覺需要一大班人吃才夠味兒, 我試過兩個人到大排檔炒小菜, 三兩個就吃飽, 未能滿足口慾。可是一般中菜餐館又未必會在正常肯做少份量而多款式的安排, 而這次碰巧旺角潮州百樂實行來個“潮式西吃”的晚飯安排, 邀請來試食。最受惠的不是我, 而是我身邊的那位親愛的友人。
套餐以人頭計, 一共道菜式。前菜二選一, 湯羹二選一, 主菜及飯麵三選一, 最後是甜品。兩個人, 二選一菜式可以一人選一個, 這樣可滿足多心而又貪心的我, 又可是少吃多滋味。
隨著兩個人點菜的話, 一天預訂, 餐廳還送上紅酒一支。以我的認知理解, 雖葡萄酒並不是什麼名貴天價酒, 但是勝在簡單入口, 果味明顯而容易明白。口感略重身而不嚡, 淨飲也可, 配食物就略重一點。
頭盤二選一是一個手工涼菜拼盤, 入面包括煙燻鱔件, 涼拌腐竹及魚皮, 每件成雙, 方便分享。當中煙鱔味道最好, 燻香味道明顯, 入口燻味如穿透鼻胭。鱔肉彈力好, 有不錯的嚼勁, 雖較薄但已不錯。魚皮涼快清新, 爽口而容易入口, 從不抗拒。醋味不強, 亦不辣, 口感爽脆, 效果不錯。而腐竹雖然也是清淡, 但是質感略硬, 效果一般。
而另一個頭盤選擇則是一個潮式鹵水拼盤。鹵水質感輕身, 口味略淡, 雖入味但風味淡一點。拼盤包括鹵水鵝肝, 鵝片, 墨魚, 豆腐, 還有豬腳筋。除鵝肝是一件外, 其餘都是成雙, 感覺大件頭。鵝片效果最一般, 質感略嚡, 肥膏不夠, 沒有甘香化口。可是墨魚爽口而脆, 沾上淡淡鹵水汁, 口感味道都可以。豆腐也是可以, 味道入味而香, 口感偏點滑。而鵝肝入口是有鬆化, 鹵味亦提升惹味口感, 入口填充感不錯, 整體可以。而個人認為最好的是這個豬腳筋, 外皮腍淋而膠口, 內裡爽脆, 加上入味的鹵水鹹香, 感覺吸引。
而湯羹也是二選一, 是日餐湯提供的是青水欖煲白豬肺湯。青水欖潤喉而涼快, 白肺口中亦有腍綿彈性, 用料清潔得乾淨, 沒有內臟處理不好的抑腥味。湯身清而輕巧, 後有甘涼舒喉感, 不錯。
另一個則是蟹肉花膠羹, 一絲絲有彈性而嚼勁的蟹肉, 與推得薄滑的茨汁。湯羹成形而不稠, 除蟹肉外, 還有絲絲花膠, 半膠而黏。味道不算濃, 雖兩者比較我較喜之前的白肺湯, 但這個也可以。
頭盤與湯羹之後是一個固定的鮑魚冬菇菜式。原隻鮑魚, 件頭不算小, 紅燒汁扣得香稠而不漿口。味道不霸道, 但是可口, 真想有個白飯拌汁而吃, 味道不鹹。冬菇雖稱不上厚肉, 但口感彈性很好, 有很不錯的咀嚼感及鮮香。加上大件而厚的小棠菜, 是標準的配搭。
主菜三選一, 兩個人就放棄了其中一個。第一個是醬爆川椒雞配瑤柱蛋白炒飯。川椒雞用上雞柳肉, 淋而滑, 而且有嚼勁效果。惹味可口而帶些鹹香味, 口中啖啖, 好像不用太費功夫。而炒飯炒得乾身, 粒粒分明, 瑤柱也提升口感嚼勁及彈性, 蛋白順滑而嫩。雖只是一個炒飯, 但效果很不錯。
而另一個則是芋茸香酥鴨, 配上一個家鄉炒麵條。麵條雖條條炒得乾身, 入口有彈力, 而有醬油香味。可是光澤略暗, 感覺有點黏口, 少了一份灑脫。也許麵條夾雜芽蔥蒜, 也能幫助一下增高爽口感, 可是也未能完整。
而芋茸香酥鴨, 酥茸鬆脆能化口, 成形不塌而不過硬。然而芋茸也打得又細又滑, 口中又糯口質感, 而且滿口鮮香。只是因為芋茸味道與質感搶眼, 卻蓋過了原本底層的鴨身質感, 令三者的平衡層次有缺陷。
而主菜與飯麵之後, 再來兩味甜的東西。一個是這個糖醋麵, 兩面黃用上麵條如薄餅般煎平, 中層夾有韮黃。外層平而脆口, 內裡是軟的。表面灑上白砂糖及黑醋同吃, 要其複雜而利口的甜酸味道。其實我是一個很喜愛吃糖醋麵的人, 只是覺得這個麵油膩而多了一點。外層是乾脆的, 但內裡實在太油。
接下來是一個芋茸燉蛋, 表面一層約三分一節手指頭厚的芋泥。味道不甜, 質感很滑, 但就嫌薄了一點, 如厚些的填充飽滿感好很多。然而下層的燉蛋就有點過老的現象, 入口嚡而味道不夠香。
整體來說, 餐廳由前菜到主菜感覺都很可以, 就是到了甜品部分有點失色。而且將糖醋麵放在甜品部分, 感覺有點怪, 但也挺有新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