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趕上去完成最後兩天課程之前, 答應了一家葡萄酒雜誌幫忙做個南非葡萄酒的panel tasting, 之後就要到珠海去。

順道提提這個panel tasting, 雜誌邀請了八位葡萄酒專家, 包括各大餐廳酒店的sommelier (侍酒師)及葡萄酒導師, 對多約80款的南非葡萄酒進行品試。

發覺南非葡萄酒中包含了新世界的完熟果香感覺之餘, 也有舊世界的絲毫幽雅與複雜性, 當中也有很不錯的代表。詳情就留待雜誌刊登吧, 如有興趣, 請留意Cru Magazine的報導。
其實主要繼續的是我馬不停蹄的行程之中, 專程到了這家天后地區有名的華姐清湯腩吃吃看。鋪面不大, 呈三角形, 只有約八張小圓枱。可是每枱均如戰國時代般總有人割據一方。坐下心想: “不知這時間有否爽腩呢?” 衝口一問, 店員口爽回答: “要爽腩還要什麼?” 這下, 我當下一怔: “真的如此貨源充足嗎? 有些牛腩檔要定時定候才有此限量品!”

就是這樣, 隨即加上個金錢肚, 要個米粉就完成。店員於是寫下一張HK$44的單放於枱上就快步離開。數分鐘後, 徐徐端來一碗。

見湯身清澈, 爽腩在一旁亂埋, 加上半浸湯的金錢肚, 造型隨意。先來一口湯, 白鹵味濃, 雖眼見色淡, 但入口味道, 帶少少油香及甜味, 加上些辣椒油, 整體立體感更能提升。
米粉味道不濃, 口中亦不如米線般滑溜, 不過吸入清澈而香濃的湯, 味道真是未有別的粉麵底能及。當中米粉的輕盈彈性, 細粉與細粉間的拉湯能力, 令湯的味道跟粉完全揉合, 感覺十分好。

其實個人來說對崩沙腩情有獨鍾, 因其爽中有稔的口感與香味能震懾人心。但因衝口而出的一句爽腩, 沒有退路的餘地, 不過也可叫人滿足。餐廳的爽腩是其腩中邊位, 每肉緊貼一塊爽脆的牛羌, 整體略瘦, 但要其爽脆效果。可是不知是否精煮時間過長, 牛羌邊往往與腩肉分開的, 影響口感效果與享受。瘦肉的不韌但亦不夠滑和可口, 牛羌一幅嚼勁強, 咀嚼的牙間總能嘞嘞的脆口, 但是卻沒有肉香。
金錢肚這個蜂巢形狀, 原是牛胃的第二重, 質感是最富彈性及厚重口感。餐廳對此牛胃精煮火候也足, 肉淋但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彈性, 有感金錢肚也吸入不少湯汁, 效果很不錯。
整體來說, 這一碗華姐的清湯腩可說是不錯的一個。老實說, 從牛腩的用料上看不出有多大的高質量水平, 可是其清湯與炆煮的功夫才是餐廳的重點所在。雖然爽腩效果未能稱上絕佳, 但如此一味也能使人滿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