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我還在德國吃緊豬手之際, 朋友發來訊息, 就是相約回港後第二天打邊爐。他跟我推介這家新店 - 牛精皇。
火鍋之中, 湯底是常常被人忽略, 但其實又是很重要的一環。近年不少火鍋店也攪出不少湯底花款, 目的都是希望在湯底增值, 提高賣價, 不過卻忽略基本。試問連清湯及沙嗲湯都做不好, 還有根基再建上去嗎? 要數九龍城老字號, 方榮記就以一砵沙嗲湯做足幾十年, 到今日湯底依然好。
而這個蕃茄湯底也算不錯, 清清的而有鮮味, 蕃茄酸爽而有香甜, 配海鮮或輕輕私肉類不錯。其實一家好的火鍋店除了上桌時的湯底味道之外, 還要留意打邊爐後湯的味道, 何時加湯補味, 何時加水稀釋。
港人要吃火鍋, 肥牛是必點菜式。不過近年手切牛價錢貴, 平均質素下落, 我對牛肉的要求已減低。不過朋友一脫口的不是肥牛, 而是一碟肥鵝腸。鵝腸口上脂肪, 油香極好, 腸壁只輕輕灼至輕微屈曲, 脆口而有鮮味。
餐廳有私人小房, 可容納四至五人, 而且有獨立廁所, 感覺私人。餐廳從用料水平上算是不錯的, 但作為要好的火鍋店, 應要求多一點, 畢竟旁邊對手實力不菲, 希望餐廳能找出個人的特色, 給人與別不同的感覺。
餐廳: 牛精皇 (地址: 九龍城福佬村道60號地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